大潤發2022年被全聯集團併購,今(28)天全聯宣布將改名「大全聯」,預計最快第三季完成轉換,全聯行銷部協理劉鴻徵透露,量販店轉型勢在必行,希望未來朝更在地、和消費者距離更拉近進行規劃,新名稱Logo會維持大潤發原有的招牌紅色、字體則改為全聯字體,讓兩邊消費者熟悉,降低不適應度,至於大潤發會員權益,劉鴻徵強調會全面概括承受進行調整,不會影響。
劉鴻徵指出,根據過去調查,全聯知名度、品牌和價格信任都很高,消費者在生活上對全聯也很信賴,因此品牌更動有討論熱度,起初也想維持兩品牌操作,但考量國內外的超市、量販店零售集團,都採用同樣名字做行銷整合,好讓消費者快速認知。
「大全聯」好辨認 Logo維持大潤發紅色、字體圖樣全改
劉鴻徵透露,命名發想有一個原則,就是希望兩邊名字要整合,一開始有用不同業態別定義名字,包括「全聯購物中心」、「全聯生活廣場」等名稱,但因名字太長、念起來饒口,最後決定「大全聯」,言簡意賅也好辨認,將來行銷操作方便,也希望透過名稱變化,讓消費者既保留對大潤發的情感,對新全聯有新期待。
劉鴻徵表示,Logo設計維持大潤發原本的的大紅色,招牌FORMAT、格式則用全聯字體和Logo,讓兩邊消費者可以熟悉招牌,把不適應的程度降到最低,不過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更新時間,時程還在規劃中,預計Q3、Q4進行調整。
劉鴻徵也強調,大潤發原有的會員全聯會概括承受,之後也會轉換會員體制,包含點數、會員價、聯名卡等部分,都會讓所有卡友持續使用,大潤發受歡迎的品類也會保留獨特性,做出量販跟超市區隔,維持兩者差異,吸引不同消費者。
量販店轉型勢在必行 將朝親子、3C家電等活動、櫃位調整
大潤發全台至今有20家,全聯則有1110家、今年更預計達到1150家,量販、超市未來都不排除持續拓點,劉鴻徵提到,目前有幾個預定點都可能有5、600坪,因為消費者需求越來越清楚,大潤發的轉型也會根據消費者反應調整,希望透過超市、量販吸引到不同客群,他認為不可能全都變得像全聯,這樣沒有差異化,量販有量販的風格,量販經營有更好轉型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劉鴻徵指出,量販店型態以國內來看有衰退現象,轉型勢在必行,過去量販店多強調便宜,未來更希望朝向在地化、跟消費者距離拉更近,除了一般快消品、生鮮百貨等,也觀察到量販店是親子消磨時間的場所,親子活動等都廣受消費者歡迎,未來將規劃3C家電、小朋友親子遊樂場等活動和櫃位,滿足消費者日常所需,讓量販店吸引更多元顧客。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