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小林村,2024年是小林五里埔永久屋基地重建後的第15次小林夜祭,對於族人和部落而言,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小林夜祭,是在每年農曆9月15日舉行,因為這一天是太祖的生日。太祖,在大武壠族的文化裡,指的是祖先,也是族人主要祭祀的神。由於過去大武壠族是在雨季耕作,旱季射獵,為了有明確的作息規範,便以祭祀儀式來強化,禁止不可從事的行為,包括歌舞及婚嫁等等,稱為「禁向」,而每年農曆9月15日,也就是祭典這天,便是宣告禁忌解除,稱為「開向」,族人會準備檳榔、香菸、米酒、豬肉等物品,以此獻祭,並透過立向竹來完成開向儀式。
「小林夜祭」在每年農曆9月15日舉行。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履行每年與祖靈的約定。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完整的儀式的過程,包含一大清早的走標(Patahen)、公廨(Kuba)整建、立向竹(Malubiw),到入夜後的開向、牽戲(Unaunau)的傳統祭儀。另外在入夜時分舉行的夜祭,族人更吟唱失傳已久的傳統古調,也呼喚祖靈(Kuba祖)回家,小林村的族人透過文化傳承,履行每年與祖靈的相約,除了表達對故鄉的懷念之情,也留下代代相傳能追尋的根。
「向竹」代表著太祖從天上下來的天梯。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走過莫拉克風災,部落族人內心百感交集,這十五年他們與耆老攜手走過,看見祭典對部落文化的重要以及堅持傳承的重要。如今族人在走過傷痛十五年後,在政府的幫助及協助下,已重新邁步向前,更積極倡議,希望大武壠族能獲得原住民族正名,還給大武壠族歷史正義。
走過莫拉克風災,祭典不僅凝聚族人也傳承文化。圖/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