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究團隊設觀測站,揭開龜山島火山活動之謎。圖:台視新聞
中研院研究團隊設觀測站,揭開龜山島火山活動之謎。圖:台視新聞
  • 科學家發現龜山島底下有岩漿庫,若噴發恐引發海嘯,淹沒一半的宜蘭。
  • 中研院研究團隊設置觀測站,進行長期火山活動監測,透過監測機制降低威脅。

前進龜山島 揭海底火山活動之謎

觀光遊艇迎著海風乘風破浪,要前往宜蘭熱門景點,龜山島。

船長 張振裕:「我們每年從3月1號,做到11月底,冬天三個月龜山島封島,我們就沒有開了,如果有人要賞鯨,我們還是有開,只有龜山島不能上去。」

從碼頭到龜山島約30分鐘,從遊艇上眺望,就能清楚看見,這座如同懸浮在海上的島嶼,每年12月到隔年2月,因為東北季風,風浪較大而封島,倘若開放登島的時節,碰到海象不佳,也沒有機會實地走訪。

船長 張振裕:「封島有幾級浪,氣象局報差不多,七轉九(級陣風),我們就龜山島就封島,就不能上去。」

位在宜蘭頭城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的龜山島,是宜蘭人的精神象徵,歷史背景特殊的地質景觀,吸引遊客前往探訪。

導覽員 林宏桎:「因為龜山島,它以前就是不對外開放,它是軍事重地,所以有很多人沒有來過,就會有一個新奇感,就好奇龜山島上,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又加上我們龜首那裡,有天然的陰陽海硫磺水,有海底溫泉,每天你每次看到,它都會長得不一樣,因為它都會跟著,你海水的流向去變化移動,所以顏色它也會不一樣,所以你 就算我們天天,都坐船去看的,都會滿好奇的。」

想登龜山島須事先申請,且有人數限制,始終帶著神秘的色彩。圖:台視新聞

在登島之前先繞島一周,來到龜首附近,空氣中瀰漫著陣陣硫磺味,這裡就是龜山島最著名的景觀,陰陽海。

導覽員 林宏桎:「龜山島的藍海,相當的漂亮,那海水為什麼會變成,第二種顏色,因為在龜首正前方,有二三十孔的硫磺噴氣孔。」

海底溫泉形塑出,龜山島的天然美景,讓人讚嘆不已,但也潛藏隱憂,中研院研究團隊也搭乘,這艘觀光遊艇準備登島,要做例行性的火山監測工作。

中研院設觀測站 觀測火山活動頻率是否增加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林正洪:「大概平均有時候,兩個禮拜會來,那狀況如果儀器,都好一點的話,也許我們一個月才會來,因為這些資料基本上,我們即時都傳回去台北,就是TVO(大屯火山觀測站),或者到中研院去,所以這資料,我們其實都可以即時確定它,運作是不是正常,但是偶爾如果有突發狀況,其實我們會常常來。」

陡峭岩壁火山岩地形,是距今七千年之間,火山噴發的軌跡,研究團隊證實,龜山島底下有岩漿庫的存在。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林正洪:「我們大概估算大概說,它的深度可能大概,十公里到十七八公里,二十公里這個厚度這個深度,那範圍可能寬度,可能大概有十公里左右,那長度可能有三十公里,你可以想像,就像一個橄欖球的形狀。」

觀測站主要是測微震活動,可以觀測火山的活動頻率是否增加。圖:台視新聞

要掌握火山活動特性,得先前往測站一探究竟。背負著23公斤重的電池,緩緩步上泥濘的石階,每一步都得特別小心。地震觀測站,能即時微測火山活動

中研院地球所特殊技能助理 林瑞仁:「這個觀測站,主要是測微震活動,可以觀測火山的活動頻率,是不是增加,從96年一直建置到現在,我們一直就是在,維持它正常的運作,然後到最近的幾年,我們還讓它有網路通訊回去,所以包含在封島的時候,都還是可以,有正常的資料可以使用。」

海底火山一旦噴發 宜蘭平原將首當其衝

換完電池,還得再矯正觀測數據的偏差值,在龜山島上,設有五個寬頻地震站,一個傾斜儀測站,設置位置礙於地理環境,有諸多限制。

中研院地球所特殊技能助理 林瑞仁:「交通的限制也很大,因為包含封島的期間,我們就沒辦法來,做觀測站的維護,以及資料的下載,還有一點就是島上沒有辦法,給重大的機具進來施工,所以我們島上的測站設置,大部分都是地表的測站,所以不像大屯火山觀測站,有機具可以進去施工的話,可以挖到兩米,或者一百米等等。」

島內巡察工作行程,受限於船班時間,研究團隊加緊腳步,要再前進位在軍事坑道內的,另一處測站。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林正洪:「我們一般如果在地表,風吹草動,或者海浪會造成很多的雜訊,它在越深或者在洞穴裡面,坑道裡面,它的雜訊就會很少,那我們要的地震訊號,就會很強,所以理想上是這樣做最好。」

拐進坑道內的岔路,伸手不見五指,只能靠著手機的微光,導引指路,
到達觀測站,研究員先查看數據傳輸,有沒有任何異狀。

中研院地球所特殊技能助理 林瑞仁:「兩個月來看一次,然後看儀器的狀態,如果正常的話,我們基本上,就還是讓它這樣傳輸回去,如果中間有斷訊,斷得太久的話,我們才會換裡面的資料夾。」

另一旁的保麗龍箱內,擺放的是傾斜儀,可以觀測地殼變動,面積六坪大小的觀測站,因為位處於,濕度極高的坑道內,防護措施得設想周全。

保麗龍箱內擺放傾斜儀,可以觀測地殼變動。圖:台視新聞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林正洪:「溫度的恆溫是很重要,因為溫度一改變的話,其實大氣的壓力,地殼會感覺有一點傾斜,所以我們儘量溫度要常溫,那溫度變很高,變30度40度的話,其實就看起來會有,慢慢的偏移的效應,那這個溫度的變化,不是我們要的。」

精確測量 小心求證,畢竟海底火山一旦噴發,宜蘭平原將首當其衝。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 林正洪:「那如果我們假設,如果它產生五公尺高的海嘯,因為宜蘭很平坦而且很低漥,很可能有三分之一,甚至到二分之一的範圍,很可能就會泡到海水裡面,這種所謂的複合式災害,就是火山引發的崩塌,造成的海嘯,這個會造成,宜蘭平原潛在的風險。」

火山活動仍在持續,認識潛在威脅不掉以輕心,提早預做準備,才能將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節目中心/陳加欣 責任編輯/鄔凱雯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