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生活 63歲婦患「缺鐵性貧血」 檢查竟發現罹大腸癌! 2023.10.10 20:44 很多人都有貧血問題,但貧血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有一名婦人有缺鐵性貧血,進一步追蹤原因發現,她的升結腸處有腫瘤,經過切片檢驗,證實是大腸癌;醫師特別提醒,長期貧血還可能對免疫力、心臟功能等造成影響,一... 健康 1種癌是國人女性發生率第一 早期治療預後非常好!... 2023.10.10 16:53 乳癌為國人女性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蔡明霖觀指出,根據院內文獻統計,第一期乳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高達90%,第二期乳癌仍有80%,第三期乳癌降低至70~75%,第四期乳癌則只有不到30%的存活率。早期乳癌... 健康 3成年輕乳癌患者都是這1型!復發轉移風險高 治療... 2023.10.05 16:18 根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乳癌病患共有1萬7千371人,當中0至49歲患者竟然有5千541人,約占整體31.89% ,相當於每3名就有1名屬於停經前的年輕患者。並且在年輕患者中,有... 健康 國健署公布全台66家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 整合多... 2023.09.25 15:51 「談癌色變嗎?」癌症已41年蟬聯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發布之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隨著國人高齡化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癌症發生率... 健康 身體「8症狀」恐是染幽門螺旋桿菌 醫:共餐忘1動... 2023.09.19 15:35 年約40歲的邱小姐有上腹悶痛的情況,但因害怕就醫,自行去藥局買胃藥服用,腹痛減緩後,便不以為意,直到上腹痛且開始解黑便,出現頭暈、無力的症狀,就醫經胃鏡檢查後發現,其胃的幽門處有好幾個潰瘍,接受制酸劑... 健康 男性乳癌更易轉移!「7個危險因子」曝 醫示警:2... 2023.09.13 15:12 現年67歲的日本男歌手Bro.KORN日前在個人社群上發文,因自覺左胸有腫塊,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乳癌,將停工治療休養;並且表示,「男性得乳癌是如此罕見,自己也覺得很驚訝,並且會認真面對這一現實,好好治... 健康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醫呼籲別因怕痛不... 2023.09.12 16:51 每年的10月份是「粉紅十月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希望能藉此喚醒女性朋友對乳癌的重視。根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福部111年的死因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位女性終其... 健康 「常吃這些東西」罹攝護腺癌風險激增! 科學家花1... 2023.09.12 16:26 近期一項研究發表於《BJU International》(英國泌尿外科醫師協會官方期刊),此研究結果發現富含肉類和奶製品的西方飲食,恐會提高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可說是促進了對飲食與癌症等慢性疾病間的深... 健康 夜間盜汗小心是「4種癌症」早期徵兆!醫解析與更年... 2023.09.10 15:25 你是否有在半夜醒來時全身濕透的經驗呢?若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甚至在涼爽的環境下睡覺時也經常出現,要小心可能是潛藏癌症等健康問題的警訊,需要特別留意。以下為夜間盜汗常見的7種原因:1、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 健康 夜晚避免做1件事!提升睡眠品質外 還有助降低乳癌... 2023.09.07 17:37 癌症復發後,會讓癌症更難以控制,因此,降低復發率是讓癌症患者更長壽的關鍵,研究建議,每天晚上禁食,將有助降低乳癌患者復發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學會腫瘤學期刊》。夜間禁食可避免高血糖、發炎和體重增... 健康 無法規律運動 每天「做這事」超過4分鐘可降3成罹... 2023.09.07 17:15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降低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癌症。然而,1項最新研究發現,對於無法規律運動的人來說,即使每天只進行4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也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每天進行短暫的劇烈運動 ... 健康 4成成年恐患2種以上慢性病!4秘訣有效遠離 2023.09.05 16:34 根據估計,美國有7成的人患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慢性疾病,其中4成的成年人患有2種以上的慢性病,因此慢性病可說是美國的頭號死因和殘疾主因。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皆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而抽菸、不良飲食習慣... 財經 全球陷缺藥風暴!止痛、抗生素、癌症藥都告急 2023.09.01 15:45 全球陷入缺藥風暴,專家指出新冠疫情缺工打亂供應鏈,加上烏俄戰爭造成全球原物料短缺的主因,不只台灣,全美藥物短缺現象已經長達數個月,除了缺解熱、止痛的藥, 就連癌症藥物、抗生素都缺,義大利缺藥更嚴重,一... 政治 再拋長照政策! 侯友宜喊「這類人」也取消巴氏量表 2023.08.30 17:47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29)日拋出長照政策,提出「80歲以上長者取消巴氏量表,可直接申請看護移工」,今(30)日再進一步主張,「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長者」也取消巴氏量表。侯友宜發文表示,昨... 健康 1顆0.7公分大腸瘜肉不理變9顆「6顆險變癌」 ... 2023.08.27 15:11 40歲黃小姐有抽菸習慣,爺爺有大腸癌家族史,自知為大腸癌高危險族群。她表示在36歲時,曾接受一次大腸內視鏡檢查,其檢查結果發現僅一顆大小約0.7公分的腺瘤性瘜肉,這樣的結果,瘜肉數量少,讓她認為自己罹... 政治 七夕憶已故前妻林淑如 郭台銘籲「愛要及時」 2023.08.22 21:29 今(22)天是七夕情人節,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晚上臉書發文透露對已故前妻的思念,他說最近都在撰寫自己的回憶錄,今天他與現任妻子曾馨瑩,一起挑選回憶錄草稿裡的幾個段落,表達他對先妻林淑如的懷念與追憶,並呼籲... 健康 夜市便宜牛排多是重組肉 吃多了會致癌?關鍵在1物... 2023.08.22 16:01 夜市裡的牛排被油煎的吱吱作響,一客牛排100多塊就可以飽餐一頓,但是,成本考量的關係,這些肉大多是重組肉,顧名思義,就是切肉時,有很多不成型的的小碎肉,經過重絞,再添加黏著劑塑型冷凍,就成了我們常見到... 健康 中醫也可掛急診!治療暈眩占5成 中西醫合治癌症... 2023.08.12 15:00 從清冠一號在疫情期間治療新冠肺炎的角色,就可以得知在某些疾病,中西醫合力治療是未來的趨勢。從對中西醫結合的近代研究專家中研院院士林昭庚致力於針灸研究,且成果受到國際肯定,屢次獲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教科... 健康 「這1癌」9成以上為50歲男性! 常誤以為胃酸逆... 2023.08.09 16:27 有1位60歲男性,有吸菸,喝酒習慣,因吞嚥困難、甚至咳嗽中帶血,檢查後才發現是食道癌,且已走入晚期。依國健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 健康 女性發生率第4名癌症!專家提「甲狀腺癌6大警示症... 2023.08.08 15:51 以一首《學貓叫》朗朗上口的歌詞「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紅遍華人世界的「大陸第1網紅」馮提莫,憑著甜美外型、少女嗓音,在抖音上擁有2456萬粉絲,去年12月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