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布院版財劃法,總規模拉高到1兆2002億。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公布院版財劃法,總規模拉高到1兆2002億。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今(20)日通過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央對地方的補助,包含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3項合計除不低於今年,加總規模拉高到1兆2002億,比立法院三讀版本的1兆1683億還要多。另外22市縣公式一致,解決直轄市跟縣市長年以來誰先分後分的問題。

財政部說明,立法院兩次修正財劃法,大幅削減中央財源4165億元,卻未併同檢討事權劃分,導致總計將舉債5638億元,已違反公共債務法規定之舉債上限15%規定,又中央統籌稅款分配公式產生擴大城鄉差距等爭議問題。為確保國民皆能獲得一定生活品質及公共服務,朝「垂直事權能夠劃分、水平財源能夠均衡」方向檢討,透過財劃法再次修法,制定更為合理完善分配機制,讓中央、地方人民達成三贏。

財政部指出,院版財劃法有5大特點,第一,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3項合計除不低於今年,且整體共將挹注地方1兆200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第二,擴大統籌稅款,錢權合理回歸地方,因統籌稅款大幅增加,一般性補助款無須再編列增裕財源,其中1080億元將改回歸地方自辦事項;第三,優先彌補基本財政差額,一般性補助款全設算;第四,22市縣公式一致,解決直轄市跟縣市長年以來誰先分後分的問題;第五,維持計畫型補助款整體規模,地方建設不中斷。

財政部指出院版財劃法的5大特點。圖/財政部提供

本次財劃法修正案,在垂直分配部分,規劃擴大中央統籌稅款規模,並合理調整一般性補助款規模,使得地方財源增加同時,亦兼顧中央財政穩健,有能力提供更多計畫型補助款額度;水平分配部分,規劃各縣市按同一公式分配,優先滿足地方政府基本財政收支差額及搭配財源保障機制,使修法後各地方政府獲配之統籌稅款與一般性補助款合計數不低於114年度的獲配及補助水準。並精進財政努力及基本建設需求分配指標,兼顧城鄉特色及區域均衡,預期修法後整體縣市淨增財源及平均增幅均將高於直轄市。

財政部公布的新版和院版財劃法比較。圖/財政部提供

財政部強調,本次修法係在通盤審視事權劃分、財政情勢與調整機制之公平性與合理性等多重考量下,審慎規劃。該部將會同行政院主計總處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以早日完成修法作業。

責任編輯/施佳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