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熱潮推動下,美國大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收與利潤雙雙優於市場預期,週一盤後股價一度飆升超過7%,但隨後下跌超過4%,收在198.36美元。大摩指出,隨著AI伺服器硬體需求升級,看好台灣ODM廠商將佔據主導優勢。
Palantir財報炸裂 CEO嗆分析師:每個價位都錯
Palantir負責AI軟體與數據分析,應用越來越普及,除了製造業、金融和醫療領域,也包括政府國防部的軍事情報,受惠於AI應用驅動的企業以及政府訂單持續成長,Palantir第三季營收11.8億美元,年增63%,優於分析師預期,而且連續第2個季度突破1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21美元。
Palantir第3季營收年增63%。圖/非凡新聞展望第四季,公司更上修財測,預期營收將再成長達到13.3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1.9億美元,全年財測同樣上修。
Palantir執行長卡普(Alex Karp)直言,「這些業績亮眼非凡,是任何一家軟體公司有史以來最佳業績,儘管你的分析師朋友可能想讓你相信,但他們卻在每一個價位上都錯了。」
Palantir股價飆估值過高? 盤後飆漲後收跌4%
Palantir財報成績亮眼,但市場擔憂,股價飆升後的高估值,因此週一盤後股價短暫飆升後,轉下跌將近4%,收在每股198.36美元。
「明年成長轉捩點」 大摩看好台ODM廠具優勢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26年將成為AI科技硬體爆發式成長的關鍵轉捩點,主要是受到AI伺服器硬體的需求激增,具備高度整合能力且交付紀錄穩定的ODM廠商,像是廣達、鴻海 、緯創 、緯穎將在GB200跟300機櫃供應中佔據主導地位。
不過,資深分析師顏至恆指出,GB200從9月開始,GB300則從10月開始做出貨動作,就鴻海而言,近期外資著墨部份比較少量,廣達部份短線上在GB200跟GB300的佈局上雖然比較多,可是GB300出貨量,沒有GB200多的情況下,後續還能不能在營收貢獻上,還是要持續觀察。
隨著輝達、超微即將推出的AI伺服器都邁向更高的運算能力和機櫃密度,ODM廠商因此具備潛在成長動能,市場也緊盯AI伺服器接下來能否順利放量出貨。
台北/黃靖棻、詹明樺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