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也針對《氣象法》修正提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氣象署也針對《氣象法》修正提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台灣也受到環境影響,夏天越來越長,高溫日數呈現增加趨勢,氣象署也針對《氣象法》修正提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此外,考量近年熱帶性低氣壓造成重大災害,將其一併納入災害天氣定義。交通部表示,修正草案預計本月預告,2個月後送至交通部。

夏天越來越長,高溫也將納入災害性天氣。圖/翻攝自立法院IVOD

氣象署長呂國臣會中表示,高溫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不一樣,會根據溫度提供紅橙黃燈號,現行高溫燈號是以人體感受溫度發布,36度為黃燈、37度為橙燈、38度則亮紅燈,呂國臣也提到「高溫假」不一定是整日形式,也可能是時段,至於放假標準,不同業別及場域需求不同,會再跟相關災防單位研擬各行各業影響。

會議中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說明,交通部支持高溫假的修法方向,不過各界意見相當多,氣象署提案目前經交通部退回修改中,預計11月進行報告,預告2個月再報到交通部。

責任編輯/陳俊宇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