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和集團創辦人暨戶外媒體專家李丞軒博士指出,AI與裸視3D的結合,正重塑廣告的價值鏈。圖/合和集團提供
合和集團創辦人暨戶外媒體專家李丞軒博士指出,AI與裸視3D的結合,正重塑廣告的價值鏈。圖/合和集團提供

隨著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戶外廣告產業正站在轉型的臨界點。AI與裸視3D的結合,正重塑行銷的未來版圖:前者讓廣告能因應人流、天氣、時間甚至即時事件進行動態調整,推動從「單向曝光」走向「智慧互動」;後者則把靜態畫面轉化為沉浸式體驗,顛覆大眾對傳統廣告的既有印象,讓品牌的存在更具記憶度與話題性。

合和集團創辦人暨戶外媒體專家李丞軒博士指出,台灣已經在大型LED廣告牆導入裸視3D技術,創造震撼效果。但若要真正實現價值,必須進一步導入AI,讓廣告內容能即時生成、智慧排程,甚至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多版本動態調度,才能真正貼近生活場景與消費者需求。

台灣痛點:硬體領先,內容落後

李丞軒博士直言,台灣在戶外廣告的硬體基礎上具備優勢,但「軟體」與「內容」的不足正成為產業天花板。他點出三大痛點:

  1. 內容製作週期過長、成本過高:3D 廣告素材仍仰賴高度專業團隊,難以規模化。 
  2. 缺乏跨產業合作:品牌、廣告代理商、創作者與科技公司之間缺少整合平台,導致創意落地效率不足。 
  3. 數據閉環不完整:多數戶外廣告仍停留在曝光與觸及層面,無法與電商、支付、會員系統串聯,缺乏投資回報率(ROI)的可量測依據。

全球趨勢:沉浸×互動× ROI 驅動

新宿「超真實貓咪」引發社群討論。圖/https://www.gotokyo.org/ 、合和集團提供

裸視3D戶外廣告屢屢掀起全球討論,社群轉發與新聞報導頻繁。圖/https://www.gotokyo.org/ 、合和集團提供

國際市場已展現AI+3D廣告的巨大潛力:

紐約時代廣場:導入AI與3D的沉浸式廣告,互動參與率提升超過40%,帶動消費行為轉換。

東京新宿「3D貓牆」:吸引大量觀光人潮,創造高達數十億次的全球社群曝光,成為「城市新地標」與「品牌話題引擎」。

市場規模數據: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全球AI廣告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突破1兆美元,其中AI DOOH數位戶外廣告為成長迅速的應用領域之一。

AI應用花費規模。圖/合和集團提供

這些案例顯示,戶外廣告不再只是城市的「看板」,而是能驅動消費者參與、提升品牌互動、並帶來實質轉化的數據化媒體資產。圖/合和集團提供

解方與未來:智慧×體驗×永續

李丞軒博士提出,若要推動台灣戶外廣告邁向國際舞台,必須聚焦三大策略:

生成式AI加速內容產製:AI可大幅縮短3D素材產製週期,降低成本,同時為品牌提供更高的靈活度。

跨界整合生態系:廣告將不再是單一產業的任務,而是品牌主、代理商、藝術創作者與科技公司共同創作的成果。

模組化模板化標準:透過模組化的素材與流程,廣告上架能如同「即時部署」,讓市場反應速度加快。

他進一步展望2025至2026年的三大新佈局: 

  1. 地標級AI+3D廣告牆:結合科技與創意,打造「城市新地標」,讓戶外媒體成為城市文化與品牌行銷的交匯點。 
  2. AI智慧排程系統:自動化調整廣告內容,將「天氣、時間、人流」等因子即時轉換為行銷素材,實現真正的情境行銷(Contextual Marketing)。 
  3. 沉浸式互動體驗:觀眾不僅是「觀看者」,更能成為「參與者」。裸視3D×AR技術讓消費者能與品牌互動、拍照、分享,帶動二次社群傳播。


後疫情時代的價值躍升:不只是廣告,更是城市文化

李丞軒博士強調,AI與3D的結合,將推動戶外廣告邁向「智慧 ×體驗 ×永續」 的新時代。他解釋:「未來的成功關鍵,不僅是技術的炫目,而是能否轉化為行銷投資回報,甚至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未來的廣告牆可能不僅是品牌曝光載體,也將承擔ESG與永續責任。透過節能LED與太陽能燈箱,廣告媒體能同時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展示場域。

從AI智慧排程到沉浸式3D互動,再到永續導向的發展,台灣戶外廣告產業正迎來「黃金十年」。若能突破內容與數據的痛點,並積極擁抱國際趨勢,台灣將不僅是技術追隨者,更有機會成為亞洲戶外廣告創新的示範基地。

李丞軒博士最後指出:「戶外廣告的未來,不在於有多大的螢幕,而在於能否與消費者心智產生連結。」迎向AI內容世代,品牌通過戶外場域,實現AI創意互動,無縫連結公域到私域,將是擁抱新世代消費者的決戰時刻。

台中捷運、台北捷運都已導入互動屏幕,靜候品牌虛位以待。圖/合和集團提供

(以上內容由合和集團提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