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問題持續存在,一款白內障手術常用的藥物「愛爾康縮瞳液」,自2023年起因原料問題導致供應不穩,控貨長達兩年,目前該藥沒有替代品,近來衛福部也已公開徵求該藥品。醫師表示,這款藥物在白內障手術中非常常用,若缺乏,將無法即時確認手術狀況,有醫師因此不敢替高風險患者動刀。

無替代藥物 缺藥釀醫難確認手術是否妥當

缺藥問題頻傳,一款白內障手術使用的藥物「愛爾康縮瞳液」,兩年前就因供貨不穩而控貨長達兩年,如今又出現缺藥危機。

衛福部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網站上也可看到,正公開徵求「愛爾康縮瞳液」,這款為針劑藥物主要用於白內障手術,目前沒有替代藥物,由於手術過程中需先將瞳孔放大,開完刀後再以縮瞳液將瞳孔縮小,以確認狀況一切正常;但若缺藥,便難以確認手術情況。

衛福部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網站公開徵求「愛爾康縮瞳液」。圖/台視新聞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這種情況近兩年一直都有,醫生在進行白內障手術後,需要將瞳孔縮小,確認放入的水晶體位置沒有問題,如果無法使用縮瞳液,就難以確認手術後狀況是否穩定,因此有時會建議病人過一陣子再開刀。

白內障手術常用的藥物「愛爾康縮瞳液」。圖/台視新聞製圖

缺藥波及病患權益 食藥署6月啟動公開徵藥

有藥才能動刀,但若遇到緊急狀況恐怕更加棘手,食藥署啟動公開徵求作業,原因是廠商表示國外藥品供應不穩。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楊博文表示,食藥署於114年6月啟動公開徵求專案,以尋求進口或國內製造,廠商近期仍持續有輸入,目前庫存約可維持3個月,惟尚無法確定下批到貨時程,故現階段採控貨供應。

食藥署表示,將持續追蹤藥品供應情況,但若缺藥問題難以緩解,病患權益勢必連帶受影響。

台北/葉宣婕、陳建國 責任編輯/蔡尚晉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