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爆發全台首例非洲豬瘟,原因被認為疑似與餵食廚餘有關,中央下令禁用廚餘,造成各縣市廚餘量暴增,不過中市府遭爆料試圖將廚餘就地掩埋,文山掩埋場出現大量露天曝曬的廚餘。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今(27)日於前進應變所記者會表示,後續會以掩埋方式處理。此外,環境部也訂立稽查作業,要求各縣市在一週內完成對435家廚餘養豬場的清查。
林左祥表示,廚餘如果用掩埋作業,在廚餘進到掩埋場後,應以10公尺X10公尺掩埋坑進行掩埋,且廚餘每倒進0.5公尺就必須覆土。至於廚餘掩埋可能吸引野生動物前往覓食,環境部也訂出覆土厚度為0.3公尺,以此避免孳生蚊蠅及野生動物覓食,而人員安全的防護、廠區車輛進出動線,以及些車輛消毒清洗等作業指引,也都有相關規定措施。
環境部也規定,堆肥場的基礎結構抗腐抗蝕材料的表面,地表水防護的設備以及污染防治的設備,這是堆肥場必須要有基本要求,另外還有三大核心規定,包含防止地表水的流入;發酵的中心溫度必須要在45到70度;時間的控制則要達到50度以上至少7天,以防止蟲卵或病菌,達到殺菌效果。
林左祥表示,自己昨天會同台中市副市長前往文山掩埋場察看,由於現場作業方式不符合廚餘堆肥的設施規範,因此台中市同意後續以掩埋方式處理,周遭皆有設置清洗跟消毒設備,可以提供清運業者在離場時進行清洗跟消毒,一切皆符合規範。
此外,環境部也有訂立稽查作業,要求各縣市環保局在一週內完成對435家廚餘養豬場的清查,除了每天需上傳照片回報外,環保人員也會跟養豬場進行視訊,養豬場必須提供槽體裡面是否在蒸煮廚餘或是其他動植物殘渣,若的確有蒸煮行為,或環境部認為有疑慮,環保單位就會會同農業單位的人前往現場稽查,檢視當中是否有禁止餵豬的食材,有違反的話將會依規進行嚴格處罰。
責任編輯/馮康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