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到了,大家常說「一補過冬」,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如果補錯、補過頭,反而會讓身體不舒服,甚至「越補越上火」。霜降節氣為什麼要進補、怎麼補才對?日常有哪些簡單安全的方法,讓養生不踩雷?
霜降節氣,天氣有什麼特點?
中醫師鄭天麗指出,霜降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十八個節氣,通常落在10月23日前後,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顧名思義,霜降的意思是「氣溫低到會結霜」,北方地區甚至已經看到白霜了,南方雖然還沒到那麼冷,但早晚溫差變大,氣候偏乾,風也比之前更烈。
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這段時間陽氣慢慢收斂,陰氣逐漸增長,人體的代謝會比夏天慢,皮膚開始變得乾燥起疹子,喉嚨有點乾癢,甚至有人開始咳嗽,形成惱人的燥咳。這也是為什麼在中醫理論裡,霜降是「滋陰潛陽」的好時機,幫身體做好「過冬準備」。

為什麼霜降要進補?
鄭天麗說明,其實這個觀念來自《黃帝內經》:「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秋天屬收斂,到了霜降更明顯,所以此時進補,是為了「補足陽氣、滋養陰液」,讓冬天不容易手腳冰冷,抵抗力也會比較好。
再簡單講,就是現在養好底子,冬天才不會那麼辛苦。所以習俗的「一補過冬」,並不是叫你一口氣吃很多麻辣火鍋或羊肉爐,而是要順應時節,辨識自己的體質,在霜降季節溫和調養。
.jpg)
為什麼有些人進補後反而上火或不適?
常聽到有人說:「我吃完補品,喉嚨痛、口臭、長痘痘,還便秘!」其實問題出在「補錯」或「補過頭」。
第一、體質不符
如果你本來就屬於陰虛火旺、容易口乾舌燥,還猛吃麻辣鍋、羊肉爐、鹿茸藥酒,肯定更燥熱。這樣的體質應該要偏向滋陰潤燥,而不是狂補溫熱食材。
第二、吃太多太快
有人一到霜降就把開始大量進補,燉一大鍋藥膳雞湯,結果三天兩頭喝個不停,脾胃負擔太重,消化不良、腹脹就開始出現。
第三、食材選錯
很多人以為進補就要大口吃燒烤、喝藥酒,這完全是反效果,因為這些東西屬燥熱,秋冬燥氣本來就重,結果「火上加火」,變成發炎火氣王,讓身體更不舒服。
.jpg)
霜降節氣適合哪些食材?
霜降的重點是「平補」,也就是溫和、不偏寒熱,盡量選擇滋陰潤燥、健脾益氣、稍微溫補的食材。
.滋陰潤燥類:百合、銀耳、蓮子、山藥、枸杞、梨子、蘋果,這些都能幫助潤肺、緩解黏膜、皮膚或呼吸道乾燥。
.健脾益氣類:小米、南瓜、黃豆、紅棗、桂圓,對於氣血虛容易疲倦的人很適合。
.溫補不燥類:羊肉、牛肉(適量)、黑芝麻(適量)、核桃。
.常用藥材搭配:黨參、黃耆(補氣)、麥冬、玉竹(潤燥)、當歸(補血,量不宜太多)。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今天「霜降」!中醫師示警「3疾病」高峰來了:小心咳到爆 教按3穴位緩解
·吃薑母鴨、羊肉爐進補「冒3症狀」恐是上火! 中醫師建議:加2食材讓身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