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集《匠人魂》聚焦台電發電廠鍋爐組。圖/文化總會提供 在燠熱難耐的環境裡,上班出勤、戴起工程帽、穿著防護衣及背負式安全帶,日復一日地穿梭在狹窄的管道或是懸掛於高空中作業。有句話說「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文化總會今(21)日正式推出全新一集《匠人魂》,本集主題「鍋爐裡的修行者」,帶領觀眾認識這群為了維繫全體國民日常生活而「負重」不懈的匠人們──台灣電力公司火力發電廠鍋爐檢修人員。除去爐管灰蝕、側耳聆聽鍋爐所要傳遞的訊息,台中火力發電廠鍋爐組領班張榮斌,今年已是就職第35年。火力發電的原理,是透過燃燒產生熱能,並在鍋爐中將水加熱為高壓蒸汽,藉此推動汽輪機和發電機,「鍋爐」也因此而被譽為電廠的心臟。面對如此龐大的心臟本體及數百公里長如血管遍布的爐管,檢修人員日日夜夜持續著大海撈針般的任務,為的就是要排除任何可能影響設備運作的因素,維持家家戶戶的民生用電。《匠人魂》第57集「鍋爐裡的修行者」。圖/文化總會提供《匠人魂》第57集「鍋爐裡的修行者」,拍攝維持全台民生的台電匠人。圖/文化總會提供《匠人魂》第57集_鍋爐裡的修行者。圖/文化總會提供張榮斌的家鄉正是電廠所在的麗水村,自1990年入職起,他從零開始、在前輩指導下累積了三十多年的實務經驗。主機課課長林志聰形容他是團隊中的「先遣部隊」,不管現場出現什麼問題,張榮斌往往只要一眼就能判斷原因與解法。如鍋爐最怕遇上的「破管」,一旦發生後就必須停機降溫,並讓人員實際入爐巡檢。「停電一個小時,任誰都受不了」,儘管說得雲淡風輕,但這背後滿載著他們用歲月累積出來的專業技能,以及數十年如一日、與時間賽跑的壓力。台中發電廠鍋爐組的張榮斌領班。圖/文化總會提供台中發電廠鍋爐組主機課課長林志聰。圖/文化總會提供台中電廠作為全亞洲規模第四大的火力發電廠,供應了全台高達15%的電力。為維持穩定供電,鍋爐至少兩年就需進行一次大修,包括爐管檢測、燃燒器清理與安全閥測試等等。台中電廠也自1990年代起陸續增設,至今已達共十座機組的規模,除了日常維護及偶發事件的搶修外,每年更需輪替五座鍋爐進行大修。為了讓發電廠在提供國民所需電量之餘,尚能兼顧安全無虞及環保永續等要點,檢修人員的作業可說是隨時待命、夙夜匪懈。台中火力發電廠。圖/文化總會提供台中發電廠總發電量佔全台15。圖/文化總會提供兩年後即將屆齡退休的張榮斌,回首遙望這條走來不易的匠人之路,心中只有滿滿的成就感,以及能替台灣貢獻己力的使命感。有「電」當思無電之苦,1999年撼動全台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台中電廠當時八部機組程度不一的毀損,張榮斌與同仁日夜搶修、連續七天未能返家,但在餘震不斷的當下,他的太太卻只能獨自帶著三名子女暫棲車中避難。「我們背負著這個使命,工作當然是最優先,有時候就要請家人能夠諒解。」雖然錯失了陪伴家人的黃金時光,但當問起林志聰、張榮斌及其他人員時,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從來也不覺得後悔。台電發電廠鍋爐至少兩年健康檢查一次,為預防突發狀況。圖/文化總會提供台灣電力公司鍋爐組匠人,照亮了全台萬千燈火。圖/文化總會提供下班換下被汗水浸透的制服,回家以後的他們與眾人無異。不同的是他們彼此之間長年建立起的革命情感,以及能為國家付出自身專業的榮譽感。對鍋爐組同仁而言,每一次的維修都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他們在爐身留下的一道道焊痕,正是電力穩供的保證,更影響著全體民生與所有產業。這些在無光之處默默付出的台電匠人,照亮了全台萬千燈火,也點亮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