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出招!擴大五類稀土出口管制,用途直指先進晶片與AI領域,讓全球供應鏈再度緊繃神經,經濟部長龔明鑫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短期衝擊有限,但將密切關注原料漲價效應與供應變化,同時強化回收技術與多元採購布局,要確保產業鏈穩定,也要在地緣政治角力中守住關鍵優勢。

稀土出口「逐案審批」 鎖喉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機具馬不停蹄開採稀土,身為戰略性金屬,稀土是半導體產業鏈關鍵元素,更儼然成為美中貿易戰新的導火線,中國最新再擴大5類稀土出口限制,用途涵蓋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與AI技術,外界關注是否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鏈。

經濟部長龔明鑫語帶保留表示,半導體現在看來沒有直接衝擊,因為國內大部分設備及材料都屬於間接採購,從日本進口材料、從美國進口設備,直接從中國來的比較少,但恐怕還是會間接受到波及。

美中稀土大戰 經部評估無人機、電動車需注意

關鍵稀土出口未來都要「逐案審批」,雖然與台灣半導體製程用稀土種類不完全重疊,但潛在風險仍不容忽視。中國自4月啟動管制以來,永磁材料價格走揚,採購時程拉長,關乎電動車與無人機馬達製造,這波擴大措施,恐掀全球連鎖反應。經濟部強調,會持續確保產業韌性,密切注意原料漲價與供應鏈生產變化,同時強化自主回收與替代技術。

關鍵戰略金屬 經濟部:多元採購關注漲價效應

龔明鑫說,現在還在觀察後續供應鏈可能的影響程度,也會提出一些因應做法,直接衝擊的比較是跟馬達有關的高速馬達,包括無人機或是還有其他產業。他也提到,原料漲價是免不了的,至於是否會引發全面性的漲價仍在觀察中。

目前經濟部將持續監控原料成本,推動多元採購與國際合作,要確保關鍵礦物穩定供應,也能安全閃過地緣政治的風暴線。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