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文告。圖/台視新聞
總統賴清德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文告。圖/台視新聞

今(10)日是國慶日,總統賴清德在雙十國慶大會上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文告,指出今年是二戰終戰80週年。賴清德表示,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年侵略者的野心造成生靈塗炭,如今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國際秩序也面臨嚴峻挑戰,台海、東海、南海乃至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都受到威脅。他說,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賴清德也提到,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二戰歷史文件,並放棄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他說,回顧二戰歷史,台灣與各國都經歷戰爭的苦難,應汲取教訓,絕不能讓悲劇重演。

他強調,二戰的結果證明「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今年底政府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國防預算將依北約標準超過GDP 3%,並在2030年前達GDP 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賴清德表示,國防支出增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因應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

賴清德說,透過新的國防預算,政府要達成三大目標。第一,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第二,加強引進並結合高科技與AI技術,建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第三,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實力,透過在地研發、生產與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強化軍備韌性、提升國防能量,進而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共同排除紅色供應鏈,為自由民主國家建立防衛信任。

賴清德指出,政府有決心透過實力維護和平,而實力不僅來自軍力,也來自全社會的韌性。過去一年,政府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整合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力量,並結合災防與防衛,強化軍民協作能力,也持續加強民力訓練、能源、醫療、資通網絡與金融等領域的韌性,提升整體危機應變能力。

他強調,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需要每一分力量。上月政府發布《台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涵蓋天災與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的應對策略,將逐步推廣到家家戶戶。賴清德說,唯有全民參與、自助助人,台灣才能有更強大的韌性,因應各種挑戰。

賴清德也提到,過去一年台灣經歷各種挑戰,但人民從不放棄希望,每當危機來臨,總有無數人站在第一線,為國家奉獻心力。他說,就在上個月,有兩個畫面令人感動,一是聯合國大會期間,海外僑胞自主集資募款,讓紐約時代廣場再度亮起「讓台灣參與」、「團結會更好」的廣告,感動了世界各國往來的民眾;另一個則是花蓮災後重建現場,民眾穿上雨鞋、拿起鏟子投入救災,齊心協力鏟出希望的光,展現台灣人民堅毅的韌性與團結。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