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股加權指數不斷創新高,上週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台積電股價也飆上1400元。外界擔心短線衝太快,中秋連假後是否會出現反彈,不過專家認為,目前仍未出現下跌警訊,預期在AI產業持續帶動下,台股仍有上漲空間。

專家觀察,近期股市正面因素仍多,包括國際股價普遍攀升、台積電ADR屢創新高、11月降息預期及外資買超都是主要因素。

台股近期正面訊號。圖/台視新聞

無薪假飆至8505人 製造業占9成5

不過,也有專家點出,台股榮景主要集中在AI等族群,目前約三分之二上市櫃股票跌破年線,加上勞動部最新統計,全台累積實施無薪假的人數達8505人,半個月內增加約1200人,其中約九成五為製造業,顯示傳產景氣低迷,與電子業榮景形成落差。

台灣產業發展不均 學者示警「恐患荷蘭病」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台灣就像出現了「荷蘭病」。他指出,1960年代荷蘭因開採石油,全國資源大量轉移至石油產業,導致產業發展不均、經濟結構扭曲;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覺得台股走勢與經濟已出現脫鉤。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台股目前70%的股價跌破年線,集中度過高;同時,無薪假人數持續增加,傳統產業可能直接受到關稅衝擊。相較之下,電子產業與AI族群占整體就業市場約一成,長期下來恐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

啟發投顧分析師汪海華也提到,若AI發展達到頂峰,加權指數恐將回落,相關產業跌幅會更明顯。

另有專家認為,政府應重新檢視資源配置,並積極爭取輝達在台設立總部,作為推動產業再轉型的契機。

台北/葉宣婕、王秋明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