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的震撼彈,業界擔憂,將導致「半導體通膨」,迫使品牌廠商持續漲價,像是PC、手機、遊戲機等,恐怕會越來越貴,分析師指出,美國製造勢必拉升成本,是否導致市場需求下滑,將是觀察重點。

台積電在美生產成本拉高 手機、筆電難逃漲價

遊戲掌機帶著走,走到哪玩到哪,不過這將變成奢侈的享受,因為Xbox系列在美國地區售價將從10月3日起全面調漲,漲幅從20美元到70美元不等,就是因為頂不住美國關稅壓力,光是今年累計漲幅已超過三成。

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期接受美國本土媒體專訪時,又提出「美台晶片產能五五分」,外界認為,所有電子產品恐怕都將面臨漲價壓力。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提到,晶片五五分如何做到,這部份包含先進製程、成熟製程都是問號,美國都沒有講清楚,那盧特尼克為什麼會講這一番美國未來的政策,第一個就是希望台灣投資5千億美元,第二個是除了台積電之外,也希望台灣能夠在美國打造一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

專家觀察,台積電在美國生產的成本明顯比在台灣生產來的高,若能順利將成本轉嫁,未來先進製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進而推高智慧型手機、AI晶片與筆電CPU等產品售價,不過這波漲幅以美國市場影響為主,對全球價格的影響相對有限。

台PC廠「美國製造」避關稅 晶片又漲憂賣不動

資深分析師謝明哲指出,不只是所謂的PC、NB,事實上只要任何用到晶片的電子產品,如果用到美國晶片的話都會有調漲價格的可能性,他認為大家的起跑點都一樣,不論有沒有在美國設廠,基本上都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唯一的差異是,如果有在美國設廠的話,基本上可以免除關稅可能造成的不確定因素,但並沒有辦法改善在美國生產價格會比較高的情形。

以PC品牌廠來說,華碩、宏碁、技嘉、微星等品牌陸續都有在美國設廠,或是尋找美國合作夥伴的計畫,企圖分散關稅帶來的風險,但仍無法降低在美國生產晶片帶來的高成本,因此分析師認為,當終端產品售價上調後,是否會造成市場需求下滑才是關注焦點。

台北/黃靖棻、詹明樺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