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遭泥水沖斷。圖/台視新聞
馬太鞍溪橋遭泥水沖斷。圖/台視新聞

颱風樺加沙在花蓮降下豪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急速上升,在昨(23)日14:50發生壩頂溢流,大量泥水向下游移動,連「馬太鞍溪橋」都不敵泥水沖刷斷裂。交通部長陳世凱今(24)日到現場視察,已要求公路局在10月15日前完成涵管便橋的建設,讓民眾能正常通行。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昨天水流的速度相當的快,原本預計50分鐘沖到下游,但是34分鐘就到了。由於水流夾帶著泥沙和石塊,造成馬太鞍溪橋被摧毀,即使橋梁都有做好洪水準備,但這次是上游堰塞湖溢流,在過去6、7年前規劃時沒有納入,因此是特殊天災。

陳世凱指出,光復車站軌道部分被淹沒,但在台鐵漏夜搶修下,早上八點已經全線通車,所以光復鄉不會有孤島的問題。由於橋梁中斷,若救災單位陸路不方便通行,將立刻協調花蓮-光復的區間車加開班次,讓救災團隊能藉由鐵路快速進到災區。

交通部長陳世凱道現場視察。圖/台視新聞

「馬太鞍溪橋」是光復鄉、鳳林界溪,是重要通行道路,現在最重要的是橋梁重建,以及現階段如何讓民眾安全通行,陳世凱已要求公路局在10月15日前完成涵管便橋的建設,並在明年2月前完成鋼便橋,希望明年年底前完成單線的永久橋梁建設。這經費龐大,陳世凱承諾交通部將爭取行政院的支持,以確保重建計劃的順利推進。

公路局將在10月15日前完成涵管便橋的建設。圖/台視新聞

至於花蓮境內的193縣道是否能擴寬,作為替代道路,陳世凱表示,193縣道屬於花蓮縣府管轄,若有需要協助交通部一定幫忙。

責任編輯/施佳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