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三閱兵甫落幕,中國國家安全部隨即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多起境外間諜案,當中更罕見提及一起與台灣有關的案例。據稱,一名18歲中國男大學生赴台交流期間,疑似遭遇「戀愛詐騙」,返回中國後落入間諜圈套,最終洩露多份軍工機密情資。然而,由於中方並未交代案發時間與涉案人士具體身分,我國相關單位目前未做出回應。
根據中國國安部的說法,該名中國留學生在台灣就讀期間,與一位自稱是「學姊」的34歲女子發展戀愛關係。該名女子在學生返回中國、進入涉密重點實驗室工作後,開始以情侶名義查勤、聯絡,逐步向其索取涉及中國軍工領域的情資。男方事後驚覺遭利用,卻已無力挽回,最終遭恐嚇與控制。
中國國安部曝愛情詐騙。圖/台視新聞製圖中方指控,該女子實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透過所謂的「溫柔陷阱」獲取多達百份機密資料,報酬總額為人民幣4.5萬元,折合新台幣約19萬元。
中方公布間諜的愛情詐騙公式。圖/台視新聞製圖中生來台陷愛情詐騙洩情資? 學者曝三大疑點
不過,對此案的可信度,多位專家學者提出質疑。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認為,此案可能是將舊案重新包裝炒作,甚至在情節上有所編造。他質疑,「一名來台交流的年輕學生,是否真有能力接觸到中國高層軍工機密?」
此外,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也提出三大疑點,第一,涉密實驗室通常須經嚴格政治審查,剛從台灣回國的學生難以進入;第二,此類單位的電子設備受到全面監控,間諜如何接收情報值得懷疑;第三,報酬換算下來,每份情報僅值不到新台幣2000元,是否太過便宜?
學者曝三大疑點,質疑是中方「宣傳防諜」的假案。圖/台視新聞製圖九三閱兵剛結束中共釋間諜案 學者揭可能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發布消息時,並未說明事件具體時間、地點或涉案女子的國籍與背景,令案件真實性更受質疑。我國政府對此也未作正式回應。
學者普遍認為,此次選擇在九三閱兵後公布間諜案件,動機恐非單純。林穎佑指出,閱兵期間展示陸海空各型武器,國安部門此舉可能是在對內展示工作績效、對外強化對台施壓訊號。「重點不在劇情是否真實,而在訊息釋出的政治意圖。」
台北/黃子庭、林秉州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