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8月實施對等關稅以來,第一份全球製造業PMI出爐!高關稅政策下,削弱海外需求,也重創亞洲製造業。以出口為導向的日本、韓國與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都維持在50榮枯線以下。另外,台經院今(2)天公布7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亮第3顆藍燈,8成廠商不看好未來半年景氣。
亞洲製造業景氣低迷! 歐元區靠內需重返擴張
AI商機暢旺,讓台灣出口今年來連連寫下好成績,即將公布的8月數據有望繼續成長,然而根據標普全球最新公布的PMI,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雖然8月升至47.4,但仍連續6個月低於50的景氣榮枯分界。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百工百業、大部分的產業現在的狀況其實是比較弱一些,特別是對等關稅之後,再加上過去3個月台幣升值的一些影響,一些中小企業現在接單的動能上的確是受到一些影響,但是AI這一塊的需求還是非常非常的暢旺,整體來說大致出口的復甦動能,大概除了台灣之外,開始會變得比較緩一些。
全球經濟疲弱加上美國貿易政策不明,讓台灣製造業者對於接單還有生產相對保守,受到關稅政策打擊,出口導向型經濟承受壓力,高度依賴對美出口的國家尤其脆弱,韓國8月出口成長大幅放緩,製造業也連7月持續萎縮至48.3;日本製造業PMI同樣維持在榮枯線以下,倒是歐元區由於有內需提振,8月製造業PMI升至50.7,睽違3年多重回50以上。
台日韓、歐元區製造業PMI走勢。圖/非凡新聞台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分析,歐洲年初大概落在大概45左右,所以他是有點觸底反彈,確實也看到近期的歐洲的內需相對來講是比較旺一點,特別是像西班牙或是像義大利這些國家,表現都還蠻突出,目前搭配歐洲央行相對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景氣再一步往上。
搶先非農發布 美ISM製造業指數扮景氣風向球
至於美國標普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還有ISM PMI,也將在非農就業人口出爐前公布,只是專家認為,9月降息一碼已是板上釘釘的事,若相關數據不如預期,10月不排除還會更加寬鬆。
台北/黃友柔、林秋強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