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旗下的標誌性跑車GT-R,有「東瀛戰神」的美譽,但在環保及安全相關法規日益嚴格下,開發成本飆升,日產決定停產,18年輝煌歷史畫下了句點。
「神車」引擎手工組裝 車廠工匠含淚向GT-R道別
GT-R這個名字有50年以上歷史,最早用於1969年日產Skyline車款的賽車版,也出現在知名動漫《頭文字D》,是不少車迷的憧憬。現行車款R35 GT-R在2007年問世,至今生產約4萬8千輛,引擎都是由工匠手工組裝,如今日產決定停產,最後一輛車26號在櫪木縣的工廠下線,宣告傳奇跑車18年歷史畫下句點。
最後一天跟GT-R道別,車廠工匠忍不住紅了眼框,有人說,GT-R就等於日產,日產就等於GT-R,21年來參與這款車研發,內心感慨良多。
GT-R成本增高、消費者喜好轉變 車廠決定停產
GT-R因為噪音及環保等相關法規日益嚴格,研發成本不斷膨脹,價格也水漲船高,標準款日產GT-R,超過1400萬日圓,大約台幣300萬。包括三菱、速霸陸、本田,也曾因為環保法規而停產跑車。
消費者喜好轉變也是業者決定停產的原因之一,比起汽車造型或性能,現在的消費者更重視實用性,休旅車或靈活的輕型車款更受歡迎。也有民眾不想負擔汽車維修跟停車費,而偏好共享汽車。目前日產汽車背負財報赤字的壓力,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則是業者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國際中心/巫文嘉 編撰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