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方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並疊加原稅率,引發產業憂慮。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表示,疊加關稅是暫時性,談判延宕與美方「232條款」貿易限制有關,將持續與美方磋商,爭取更為合理的稅率待遇。
鄭麗君指出,自今年2月以來,政府已召開超過300場會議,並於4月2日正式啟動談判,不僅與美國貿易代表署協商,同時也與美國商務部就「232條款」對半導體與資通訊(ICT)產品的政策及潛在合作方向展開溝通。
她表示,台美雙方已於上週四與週五進行視訊磋商。至今,雙方共進行四輪實體磋商與十次線上會議,雖取得一定階段性成果,但仍未能如原預期於8月1日達成最終協議。
她進一步說明,談判延遲除與時程安排有關外,也與我國對美出口結構息息相關。台灣為美國第6個貿易逆差國,目前台灣對美出口中,有約九成貿易逆差來自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ICT),而相關產品涉及美方「232條款」的貿易限制,導致磋商進程受到影響。
根據美國白宮於7月31日公布的行政命令,台灣被列入「附錄I」(ANNEX I)名單,意味著已接近完成協議的國家。在正式協議簽署前,美方對我方暫以20%稅率處理貿易往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亦於8月7日表示,尚未達成協議的國家預計將在10月底前大致完成談判。
針對後續規劃,鄭麗君強調,我方談判目標,包含進一步降低對等關稅、將232條款議題納入協商,並爭取美方在未來降稅時不採用「原稅率疊加」的計算方式,以減輕我方出口負擔。
最後她補充,日本與歐盟在相關協議中已成功取得較有利的稅率計算方式,我方將參考其經驗,全力爭取對台有利的最終稅率安排,確保產業發展與國際競爭力不受影響。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