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加上匯率戰衝擊,專家示警恐從缺工轉變成人力過剩。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關稅加上匯率戰衝擊,專家示警恐從缺工轉變成人力過剩。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在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改變下,國發會先前推估2030年,台灣人力缺口將達到40萬人。不過,有專家指出,台灣若被課徵高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對出口和內需都很不妙,人力需求端非常不樂觀,若再加上產業外移,台灣就業環境可能出現逆轉,從人力短缺轉變為過剩!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川普的影響,變成一個長期的結構性因素,那當然就會影響對於未來長期的勞動力缺口的推估,不只影響到半導體,甚至它有外溢,造成整個經濟的不景氣,所以整個內需經濟往下走的時候,確實會造成人力需求的大幅減少」。

專家也指出,勞力是否過剩比起產業外移,更重要的是企業有沒有持續在台灣投資。

國發會推估2030年台灣人力缺口將達到40萬人。圖/台視新聞製圖

轉運貨物若被視為洗產地 恐將面臨美加徵40%關稅

此外,高度依賴海外生產的台商,也得慎防「洗產地」被加徵關稅的風險。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上半年整體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為45.7%,其中資通訊產品,像是伺服器、顯示卡等,在海外生產的比重更高達75.4%,電機產品也有69.9%,一旦轉運貨物被認定為「洗產地」,恐怕會面臨被美國加徵40%關稅的懲罰。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如果說相較疫情之前其實下降很多,以資通訊產品為例,之前都是90%以上,那現在已經到76%,就是因應美中的貿易戰,中國大陸進行生產組裝之後,從台灣或越南出口,這個才叫做洗產地」。 

專家建議台商,未來在出口運作及產地標示上,都得更加仔細,避免被美國盯上加重課徵關稅。

轉運貨物若被視為洗產地,恐將面臨美加徵40%關稅。圖/台視新聞製圖

台北/林品瑄、黃聖權 責任編輯/蔡尚晉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