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談判8/1大限逼近,繼日本後,南韓也爭取到15%關稅,但付出的代價都不小,有學者分析,由於台灣去年躍升為美國第6大貿易逆差國,高於日韓,在談判桌上,台灣一定會被要求加碼。網友直呼,這場亞洲關稅大戰壓力已經轉向台灣。

台灣去年對美出口成長破46% 談判恐被要求加碼

想要換到低稅率,赴美投資金額絕對不能少,像是日本,除了要對美國開放汽車、稻米市場,還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還能收到90%獲利。南韓方面,則將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並且由美國控制決定運用方式。

專家分析,我國想要低關稅就得對美開放市場、投資採購也得增加,就看如何取捨。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重點是對美的投資規模,也就是「付費」,如果比照GDP對台灣是最有利的,比照對美貿易順差的話,就是最不利,因為台灣對美的順差是高於日韓。

而且去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成長率達46.08%,恐怕要付出更多代價不少,邱達生指出,對外投資無非是2點,第一個是控制成本,對美國投資就跟控制成本一點關係都沒有,第二個是獲利,但獲利9成給美國就完全不符合經濟學邏輯,可能因為這些承諾造成將來發展越來越困難。

不少網友直呼,這場亞洲關稅大戰,壓力已經轉向台灣,要是沒談到15%,產業就真的就要崩了。無法摸底的對等關稅,何時能塵埃落定,未來赴美財源如何籌措,讓利空間也都是重點。 

台北/魏于恬、盧柏璁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