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近期遭到豪雨侵襲,多處傳出淹水災情。疾管署提醒,風雨過後要特別注意疾病、病菌威脅,尤其今年類鼻疽個案數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上週又增加4例,當中有一例重症研判是吸入性感染;疾管署預估今年的類鼻疽感染風險特別高,一旦豪雨持續,不排除會引發大規模疫情。
台南首例 6旬翁疑「吸入」感染類鼻疽
在丹娜絲颱風過後,上週再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當中一名台南6旬男子在颱風前夕到家戶周遭巡視,颱風期間都沒有出門,卻還是遭到感染,併發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
疾管署提醒,像是類鼻疽桿菌、破傷風桿菌,普遍會潛藏在土壤和積水的環境中,因為風雨會把深層土壤裡的病菌翻攪出來,存在感染風險。而鉤端螺旋體則會存在於動物的排泄物中,一旦隨著上百頭豬隻被困在水中,也會導致水遭汙染,都可能透過傷口進入人體或者吸入感染。
風災後須小心病菌傳播。圖/台視新聞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疫情需要持續地觀察到八月底,因為在未來這一個月當中,都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個案,今年的風險是特別高。
出生4天男嬰染腸病毒 併發敗血症亡
另外,腸病毒疫情也在沉寂一個月後,又再爆出重症死亡個案。一名中部男嬰在出生後第4天發病,生命徵象持續不穩定,即便插管治療還是不幸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的母親是在生產前一週,就發現到有發燒跟呼吸喘症狀,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不是很明顯,準媽媽跟家人在生產前後,務必要加強個人的防護措施。
台北/魏于恬、盧柏璁 責任編輯/洪季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