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刺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刺青在美國已成為日常風景,不少人將其視為個性展現的象徵。但隨著時間推移,選擇將刺青移除的人也逐漸增多。有藝人坦言對身上的刺青感到後悔,專家也提醒刺青前應深思熟慮,相關行業因此迎來一波「除刺青」需求。

當初覺得很酷? 逾25萬美國人對刺青抱持悔意

根據《CNN》報導,在美國,刺青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屬象徵,據估計,有數百萬美國人至少擁有一處刺青。然而,儘管愛好者眾多,仍有部分人隨著人生歷程改變而選擇將刺青去除。

近期,美國歌手麥莉・希拉(Miley Cyrus)坦言,自己對身上約八成的刺青感到後悔。這樣的感受並不少見,根據「Pew 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約有25萬名美國人表示對身上的刺青感到後悔。

底特律一名刺青藝術家拉娜・凱恩(Lana Kane)也正在接受刺青去除療程,移除自己年少時所刺的圖案。她表示,當年僅16歲,將一段義大利語的句子刺在胸前,儘管自己完全不了解那段話的意思,只是覺得看起來「很酷」。

凱恩也坦言,「我曾因照鏡子看到刺青而感到羞愧,即使獨自在房間裡也會難為情,所以當刺青消失,穿低胸衣服也不再覺得尷尬,真的像變魔術一樣。」

刺青成壓力來源? 業者:別忘了有解方

經營刺青店與雷射除刺服務的業者傑米・霍華德(Jamie Howard)指出,店內每天最多有16位顧客前來尋求刺青去除服務。其中有人是因為離婚,想去掉伴侶的名字;也有人只是單純想為人生帶來新的變化。

霍華德使用雷射分解墨水粒子,再由人體代謝排出,整個過程通常需多次施作,也會伴隨一定程度的疼痛。霍華德也補充,如果刺青成為人生中的困擾或壓力來源,希望他們能知道還有選擇的空間,他說,「能夠協助解決這些令人煩惱的問題,真的讓人感到很有成就感。」

除刺者多為年輕人 醫籲刺青前應審慎評估

而皮膚科醫師溫蒂・薩多夫(Wendy Sadoff)則指出,主動諮詢除刺的患者多為20至30歲的年輕人,年長者則傾向與刺青和平共處。除了雷射外,對於面積較小的刺青,也能透過手術切除的方式去除。薩多夫提醒,刺青前應充分了解未來若後悔時可能面臨的處理方式與代價。

其實不只美國,刺青在台灣也相當常見,從圖騰風格到簡約小字,成為不少人展現自我的方式。不過專家也提醒,刺青雖能展現自我風格,但建議在決定之前多花點時間思考,避免日後產生難以挽回的遺憾。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