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續寄出的關稅通知信,不過目前台灣還沒有收到。台美談判進度不如預期順利,前副閣揆施俊吉分析可能是2因素卡關,分別是美豬美牛和汽車進口關稅。在這關鍵時刻,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0天之內2度率團前往美國華府,要做最後努力,為台灣爭取最有利的稅率。
美豬美牛、汽車關稅影響談判困難 恐是卡關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號在自己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公開首批寄出關稅通知信的國家,一共有14個,台灣不在其中,各界都相當關注台美談判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被詢問時,僅簡短回應「還在繼續談判」;政院也證實,我方的確還沒收到關稅通知信。
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臉書發文分析,台美談判觸礁應該有2大原因,一是我方不願意撤銷對美豬、美牛的非關稅壁壘,二是我方不願意大幅調降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希望以降低汽車貨物稅作為補償,但遭到美方拒絕。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也指出,最有可能影響的部分是農產品及美豬、美牛,因為這些會影響到民眾的健康,所以政府可能還是有一點堅持,美方也可能在做極限施壓,如果我們再不讓步的話,就要恢復到32%的關稅。
美國關稅談判將掀牌 鄭麗君拚為台爭取最有利稅率
眼見各國陸續收到關稅通知信,在這緊要關頭,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先是在6月底赴美,進行第二輪實體談判,據行政院的說法,是取得「建設性進展」,7月5號這個週末再度率團前往華府,把握最後機會努力溝通。在短短10天內2度到華府,鄭麗君就是要盡力替台灣爭取最有利的稅率。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美國是我們重要的貿易夥伴,當然希望最後的結果是有利於台灣,最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掀開關稅底牌,就看談判桌上,我方還有多少籌碼能向美方喊價。
台北/林宸頡、郭致汎、黃品寧、劉醇唯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