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推廣電動車達淨零碳排目標,目前免繳「汽車燃料使用費」,但以成長趨勢來看,到了2030年若持續免徵,將減少36億元稅收,交通部擬定修正,將汽車燃料使用費更名為「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同步檢討徵收規範,預計2030年起對電動車開徵。

「隨車徵收」有失公平  改革方向隨油、里程徵收?!

電動汽機車數量統計及預估。圖/台視新聞製圖

電動車日益普及,以統計數字來看,全台電動汽機車到今年3月已經突破88萬輛,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近300萬輛,持續免徵的話,恐減收36億元,因此預計2030年對電動車開徵相關費用。

不過,電動車吃電,若以汽燃費課徵,名不正言不順,因應電動車發展趨勢以及公平性考量,交通部將檢討汽燃費徵收規範,並擬定改名為「公路使用養護管理費」,報告預計2026年出爐。

現行汽燃費徵收。圖/台視新聞製圖

而目前現行汽燃費徵收採「隨車徵收」,是以汽缸排氣量計算,最常見的車輛介在1300-3000c.c數,年繳費用依級距固定收費,未來研擬加碼「隨油徵收」或「隨里程徵收」。

對此,汽車團體認為,交通部應多方考量聽取各界意見,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理事長劉鴻樟建議,可以邀集學者或使用人舉辦類似的公聽會,以獲得比較均衡的意見。

交通部表示,已請運輸研究所通盤檢討費用徵收,以及電動車收費標準和相關的配套措施。

台北/楊宗諺、林益新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