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處地震帶,建築安全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示警,台灣許多人住在非常危險的地方,房價還高的不得了,尤其台北、新北和台南是最危險的地區,依據過往的推估,萬一發生6級以上地震,台北市約有4千棟建築物倒塌。
強震潛在危機? 雙北、台南土壤液化區風險高
李鴻源受訪透露,國家地震中心曾在2013年警告內政部,台北只要發生一個6.2級地震,損傷的房子就是4千棟,萬一是一個7.3級地震,就是3萬5千棟。進一步觀察土壤液化潛勢區的話,台北、新北及台南是最危險地區,但房價卻居高不下。
地震前後,土壤顆粒之間的變化。圖/台視新聞製圖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地震前土壤顆粒間充滿水分,顆粒暫時維持穩定狀態,但地震時的劇烈搖晃,可能會讓土壤顆粒間水壓增高、接觸力消失懸浮在水中失去承載能力,造成土壤液化房屋下陷、龜裂傾斜等災情。
土壤液化潛勢區。圖/台視新聞製圖李鴻源提到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分為3種,建築物如果是位於低潛勢區,可能有輕微液化或沒有液化發生,中潛勢區地下深層可能液化,但地表沉陷不明顯,高潛勢區的地表可能出現明顯液化表徵,如噴砂或顯著沉陷等狀況。
針對李鴻源的示警,土木技師李金榮分析,台北市早期5層樓公寓基本上都是獨立基腳,基礎沒有打到地盤下去,很容易受到液化損害,所以損傷4千棟的估計,如果發生那麼大地震是有機會的。
位處中、高度液化區 經部地礦中心:免太擔心
不過,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曾在官網上說明,建築物如果位於中度或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內,民眾不用過度擔心,可以向地方政府查閱建物原始設計資料,或委託技師進行專業診斷,確保建築物安全。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