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地區高齡人口常出現壓迫性骨折的症狀,有醫院和雲林科大合作,開發CT影像AI判讀系統,能辨別骨折新舊狀態,準確率高達93.4%,還能縮短患者診療時間。
奶奶拄木杖,醫生敲敲她的背,她卻痛得大喊。圖/翻攝自大林慈濟醫院雲嘉地區高齡人口眾多,50歲以上為發生壓迫性骨折高風險族群,有醫院和雲科大合作,開發CT影像AI判讀系統,能辨別骨折新舊狀態,準確率高達93.4%,還有助於縮短患者等候檢查時間。
骨科醫師謝明宏表示,「通常脊椎高度要小於百分之20,我們肉眼或是醫生才會驚覺到他有骨折。很多人會沒發現骨折,延遲治療,導致死亡率變高,健康問題也會愈來愈嚴重。我們平常都是用X光,但還要跟別人的比對,才會知道問題出在哪。」
雲科大校長張傳育也表示,「我們這次就想用AI,找到新骨折跟舊骨折的特徵。新骨折的準確率為95.4,舊骨折的準確率為91.5,整個系統準確率為93.4。」
過往臨床上,判別骨折是新發骨折還是陳舊骨折,對醫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有骨折醫生也強調,老年人骨質疏鬆風險很高,要是不小心跌倒,死亡率相當於乳癌第三期,不可不防。希望可以透過AI系統,及時發現患者症狀,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雲林/黃于臻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