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進口的豬肉遭檢出含萊克多巴胺,成為我國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批驗出的進口萊豬。食藥署5日強調依《食安法》規定,不會要求標示或公布流向。引起雲林養豬農不滿認為,不標示、不公布,不僅會衝擊台灣養豬產業,萬一萊豬出現問題要找誰負責。雲林縣長張麗善也喊話,中央針對萊豬要清楚標示,讓民眾做選擇。
首批萊豬輸台! 雲林豬農籲中央設「萊豬標示制」
食藥署在邊境,首度驗出一批淨重超過2萬公斤,從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含有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是我國自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驗出,引發關注,雲林的豬農呼籲,「要標示、要公布」。
雲林豬農許春和表示,要讓萊豬進口,就要讓它標示有萊劑,有標示要吃的人敢吃就去吃。
消費者「無標示」難分辨 豬農憂衝擊台
雲林為全台養豬第一大縣,1年養豬數量達153萬頭產值252億元,豬農認為萊豬的標示與流向,攸關食安問題,中央若不公布流向、不要求標示,消費者就無法分辨。
許春和表示,藏起來不標示,大家就胡亂賣胡亂吃,這就是我一直說消費者要很注意。
雲林自創品牌推優質豬肉 張麗善:反對萊豬進口
雲林縣嚴格禁止廚餘養豬,2020年優先成立「零瘦肉精聯盟」,創立「雲饗豬」品牌,主打無瘦肉精的優質本地豬肉。
雲林縣長張麗善也喊話,並堅持反對萊豬進口。張麗善表示,「我們中央政府還是要嚴格把關,針對是不是萊豬可以清楚標示,讓民眾做選擇」。
養豬大縣豬農站出來,要設萊豬標示制,就怕衝擊台灣養豬產業。
雲林縣嚴格禁止廚餘養豬,2020年成立零瘦肉精聯盟。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雲林/蔡佩旻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