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反覆,擾亂全球貿易供應鏈,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直言,2個月內,美國的貨架可能會變得跟第三世界一樣,不只食品,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可能出現短缺,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29)天受訪說明,如果需求不確定,牛奶、便當等食品,就沒辦法規劃3天或5天之後的市場銷售,那業者要怎麼去調集物料?調集到的物料可能3天賣不出去就變質壞掉了;而電子產品雖然不是3天、5天的期限,但如果3個月、5個月不順的話,價格也可能會下滑,因為會有新的IC出來,舊IC庫存怎麼賣出去?
童子賢指出,所以整個經濟非常重要的就是從生產到消費要順暢,包含中間的交通運輸、冷凍空調倉儲,一直到配銷,都要非常的順暢,過去幾十年,在全球分工合作運作很好的情況下,很多經濟活力展現的相當不錯,可是目前面對的關稅,每週1變,每個月2變、3變,那要怎麼規劃下個月或下一季的產品的配銷?
童子賢說,台灣有很多從事生產製造的業者,來源訂單開始舉棋不定,中端銷售商舉棋不定,造成整個經濟不確定性很高,因為從生產到消費,大家都在互相猜要不要進行下一步,這就會出現很多現象,不只有食品貨架會空,電子產品的貨架也許慢個2個月或者3個月也會空,工廠要不要繼續生產下去也有很多不確定性。
童子賢表示,相信所有參與這些規劃跟政策制定的人,一定是聰明的、並不笨,前面的關稅談判也許只是手段,希望盡快達成有利於某一方的協議,但是如果任由這種生產到消費互相猜來猜去,沒辦法安定下來的話,恐怕很多生產到配銷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