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台灣股市今(7)天也爆出史詩級崩盤,股民財產大縮水,市場上也傳出有人考慮「賣房救股」。但房市專家分析,在實務上恐怕沒這麼簡單,主要是因為房市流動性低、變現時間很慢;預估接下來利用不動產轉、增貸的「古貸人」會變多。
股房連動? 10次股災隔年「移轉棟數」增減占各半
有專家點出,想靠賣房變現金救股災,勢必得「讓價換成交」,實務上會比較困難,因為房市流通性不比股票,變現時間較慢;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就算是大幅度地讓價、配合代書送件,最快至少也要約2個禮拜才會有入手到現金。
房仲陳泰源則分析,「比較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是去轉貸、增貸,也就是所謂的二胎,但是二胎也不是人人都貸的出錢來,如果說你是剛買房子你本來就貸八成,甚至八五成,當然就貸無可貸。」
而如果一直採用「繳息不繳本」的寬限期房貸,也會因為從未繳過本金,要轉、增貸難度更高,想增貸也得看房屋是否有增值空間。
台灣歷次股災對房市影響。圖/台視新聞製圖根據歷年股災經驗,我國榜上有名的10次股災中,包括2003年SARS、2008年金融海嘯,還有2020年COVID-19等,有5次股災的隔年,房市買賣移轉棟數明顯增加,其他5次交易則減少。專家分析,特別是發生經濟型股災,對房市交易量還是會有一定影響。
一旦接下來沒有明確救房救股市的措施,有專家預估房市更會進入寒冬,不排除重回疫情前的房市空頭。
台北/魏于恬、陳建國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