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緩解感冒、止痛等常見藥品,健保可能不給付!健保署目前正研擬,要把37項藥品退出健保,醫藥界看法分歧,藥界認為,民眾明明可以只跑一趟藥局就把藥買齊,卻要多花掛號費;不過醫界認為,很多疾病都需要正確診斷,一旦指示藥退出健保,民眾看完病後就要拿處方箋,到藥局買藥,荷包反而會失血。

健保須精算支出 藥界:盤點指示藥退出健保

健保署近日決議,除了小兒、急救、公衛用藥要保留健保給付外,另外盤點37項醫師比較少開立的藥品,包含可以用來緩解感冒、緩解便秘、止痛藥等,研擬要取消健保給付。

健保署擬盤點37項指示藥退出健保。圖/台視新聞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回顧過去幾個比較大、退出健保有名的指示藥,第一個像維骨力,民眾有需要還是一樣可以到藥局購買,基本上民眾用藥權益沒有受損。

付掛號費再花錢買藥 醫界憂民眾省錢乾脆不看診

面對藥界呼籲要加速盤點退出健保,醫界則痛批,根本是讓民眾失血兩次,因為民眾要到診所就醫先付掛號費,看完病後,還得拿著處方箋再到藥局買藥,但像是普拿疼健保藥價只要3毛5,到藥局自購一顆變成15-18元不等,看個病還要再花數百元買藥,醫師擔憂民眾可能會為了省錢,乾脆不看診。

將來民眾看病要另拿處方箋買藥,恐花更多錢。圖/台視新聞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健保給付的指示用藥常常很便宜,到藥局買的時候就變幾十倍的價格,民眾會失血兩次,他認為不能亂槍打鳥,不是說咳嗽、流鼻涕一定是感冒,吃一些鎮咳的藥、化痰的藥就好了,藥局對藥師的訓練並沒有診斷能力,怎麼知道什麼病要用什麼藥。

目前健保署也在等待相關醫藥公學會回函,確認意見,強調現階段還在研議階段,就怕造成太大衝擊。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