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平洋「儒艮」被視為是傳說「美人魚」的原型,88年前台灣曾有捕獲紀錄,但因遭人類大量捕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已將「儒艮」在台灣標註為滅絕,如今卻在宜蘭現蹤,有漁民在粉鳥林定置漁網中,驚見一隻體長約3公尺、體重約500公斤的儒艮,畫面曝光,被譽為是美麗神話再現台灣。
儒艮時隔88年後再現蹤 台曾有捕獲紀錄
暗灰色皮膚在陽光照耀下顯得特別光滑,印度太平洋「儒艮(ㄍㄣˇ)」,被視為傳說「美人魚」的原型,時隔88年再度出現台灣周邊海域,捕獲儒艮的陳姓船長表示,收網的時候本來以為是海豚,結果一靠近發現好像是美人魚,第一個時間就考慮牠應該在台灣是很稀少的東西,這東西不可能賣,一定要野放。

漁民在定置漁網捕獲野生儒艮。圖/台視新聞印度太平洋儒艮體長約3公尺、體重約500公斤,是海洋哺乳類動物,食海草維生,外型與海牛很像,差異就在儒艮尾鰭如魚類般「分岔」,而牠的棲息地位在斯里蘭卡北部、東南亞及日本沖繩群島一帶。
印度太平洋儒艮在台灣被捕獲。圖/台視新聞野生儒艮畫面曝 中研院士譽「美麗神話再現台灣」
過去遭到人類大量捕殺,在台灣極其罕見,不過宜蘭漁民25日在距離岸邊只有800公尺的粉鳥林定置漁網中,意外發現牠的蹤跡。
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因為在台灣已經非常、非常久沒有目擊的紀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名單中,在台灣已經是屬於滅絕的狀態。
野生「儒艮」意外遭漁民捕獲,影像曝光後,讓學界大為震驚,中研院士甚至以「美麗神話再現台灣」來形容,由於追蹤儒艮是日方重要研究方向,預計後續也將引起海洋學者重視。
宜蘭/張愷廷、陳可親、黃鈺君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