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國家核心技術、不外流中國,閣揆卓榮泰在行政院會上表示,教育部下個月將跨部會研商,「管制陸生修讀我國國家關鍵核心技術」會議。事實上,政院2023年起就公告22項,去年再新增10項,主要涵蓋國防科技、半導體和資通安全、能源領域等攸關國防和產業發展的技術。

研商會議將召開 卓揆下令各部門確實提報

中央再出招管控陸生習得我國關鍵技術,下個月將由教育部召開研商會議,卓揆要求各部會盤點關鍵技術,點名包括國科會、國防部、經濟部、農業部、數發部以及海委會,只要有攸關國防、台灣產業發展都要確實提報。

管制項目主要涵蓋國防科技、太空、農業、半導體和資通安全等32項項目。其中有10項是去年才新增的,包含太空、量子科技、半導體以及能源領域相關的高科技。

機敏科技不外洩 教長、經長支持保護國安

對此,部會官員都表態支持,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在立院受訪時補充強調,「關鍵技術這當然一定要維護,特別涉及到國防或者產業的關鍵技術,這一個非常嚴肅的看待。」經濟部長郭智輝則指出,要保護國內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AI、軍工、資安,另外一個則是將來要賴以競爭的大健康產業技術。

不過,朝野面對限制中國學生修讀技術,也有不同看法,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認為各方面都有遺憾,因為學術交流可以說是科技研發相當重要的環節,對岸相對的也會對我們祭出同等待遇,雙方應該保持在既競爭力又合作。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則點出,過去竹科有很多中國人員過來竊取機密,現在全世界都在防堵中國滲透、竊取關鍵技術,台灣作為民主的第一線,必須要做更多的防制的工作。

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政府除了防中共滲透,更要在教育領域,防範關鍵核心技術外流對岸。

台北/黃子庭、郭致汎、林宸頡、林秉州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