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甲狀腺囊腫手術後仍可能會復發! 哪一種治療方式... 2021.01.01 21:30 50歲的李女士,因脖子左邊有一個明顯的腫塊,且吞嚥時有異物感,故至醫院就診。以前在外院追蹤檢查時都是良性的甲狀腺囊腫,且外院的醫師有用細針抽吸過,抽出液體後腫塊會消失幾天,但後來腫塊又會開始慢慢變大回... 健康 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 2021.01.01 20:00 沒吃多少東西,卻老覺得胃好像有點脹、鼓鼓的?有些老一輩的人會說:「一定是吃飽飯就亂跑,引起胃下垂」;但真的有胃下垂這種病嗎?西醫胃下垂非疾病 治療以飲食調整為主西醫認為胃下垂並不是一個疾病,只是解剖學... 健康 跨年全台急凍下探7°C! 醫曝「重點保暖部位」... 2020.12.31 20:00 大部分老年人末稍循環較差,容易手腳冰冷,且越老越怕冷,高雄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周明岳表示,這幾天氣溫偏低,老人家體感溫度功能已經遲鈍,在使用電熱毯或是泡熱水時,即使過燙,也感覺不到疼痛,務... 健康 天冷進補禦寒保暖? 不是每個人都能吃!醫揭「禁... 2020.12.31 20:00 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人深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人甚至是天天吃,想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不過,你是不是也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 健康 新冠疫苗藥物最新進展 2020.12.31 20: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郭岳潭據報導,台北榮總於去年檢驗1.4萬個剩餘血液檢體,發現其中11人新冠肺炎抗體呈陽性,因此推估全台灣約有1.1萬人曾染疫;不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認為,研究團隊無從得... 健康 建立安全網,照顧你的心,擊退情緒病 2020.12.31 20: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夏曉稚「嘿,你還好嗎?」是否常常清晨三、四點醒來,輾轉難眠,煩躁、焦慮、低落等各種負面情緒揮之不去,又或深受頭痛、疲倦、失眠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困擾著呢?小心!你可能得了情... 健康 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0.12.31 20: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 文/鍾碧芳 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結合,試圖將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在醫療上,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當中是最被看重的一環;經過多年的應用測試下,如... 健康 陳艾妮 封筆封麥10年,決定重現江湖 2020.12.31 20: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文/李蓮生、圖片提供/陳艾妮帶著過往在電視裡的印象,以為會見到一位說話如機關槍的媒體紅人及總是開門見山的意見領袖陳艾妮,沒想到見到的卻是說話慢了許多、與過去的豐滿楊貴妃形象... 健康 168間歇斷食法為什麼不成功? 小心4個地雷 2020.12.31 20:00 近期,最夯的減重方式莫過於「數字斷食法」,其中,又以「168間歇性斷食」討論度最高。朋友圈都流傳,誰只花了2個月就能成功瘦下5~6公斤呢!到底什麼是168間歇性斷食?該怎麼做才能徹底執行?又能成功減重... 健康 心臟病發作不只會胸悶、胸痛! 醫曝「非典型症狀... 2020.12.31 20:00 許多人對於心臟病都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心臟病發作一定是摀著胸口喊痛。事實上,心臟病的範圍極廣,一般人所說的「心臟病」,通常是指心血管疾病,才都會有典型胸痛、胸悶的症狀發生,有時疼痛也會輻射至腹部、背部或... 健康 吃太辣小心得痔瘡!多少算是適量? 胃出現「1狀... 2020.12.31 20:00 當辣椒的刺激感在味蕾綻開,不論寒暑、男女,都愛上那種吃了滿頭大汗、大呼過癮的感覺,「辣」在不知不覺中,已成了多數人生活離不開的味道。但怎麼吃太辣會引起痔瘡出血呢?辣吃過量 增加腸胃負擔、引發痔瘡許多文... 健康 決戰新冠病毒 疫苗大解析 2020.12.31 08:00 去年(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全球極少數國家能夠倖免,在台灣由於政府料敵從嚴的超前布署,是世界僅存生活上可保持自由行動的國家。但因為地球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頻繁,這個世紀病毒絕不可能僅靠著... 健康 吃的是「糖」還是「醣」? 營養師曝「兩者差異」... 2020.12.30 20:00 人類維持生命需要保持細胞正常運作,必須仰賴葡萄糖給予能量,血液會將葡萄糖送到全身,如果用化學結構看,葡萄糖屬於單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平時常吃的「糖」屬於雙醣結構,有2個「醣」組合而成;白飯或蕃薯等澱... 健康 霸王級寒流來襲!怎麼穿? 超實用抗寒「穿搭公式... 2020.12.30 20:00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今(30日)急遽降溫、風速驟增及跨年前後的嚴寒天氣特別需要留意,在寒風吹拂下,體感溫度會較實際溫度更低,中部以北沿海地區因風速強,感受會更冷。留「心」健康狀況 禦寒工作... 健康 寒潮爆發宅在家吃調理包,營養師教你3招一定要學起... 2020.12.30 20:00 這幾天來自北極的強烈冷氣團襲台,新冠肺炎疫情亦仍不斷蔓延,為了做好防疫勤洗手、戴口罩早已成為大家的日常,為了避免與人群接觸,增加感染風險,許多人因此減少了外食用餐的頻率,多半選擇在家自行烹煮,但也因為... 健康 3個NG行為讓你走不動! 你中了幾項? 2020.12.30 20:00 人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造成機能下降,而行動能力會因為「長期使用治標不治本的緩解方法」、「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沒有依照年齡調整運動習慣」3行為,導致鈣質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讓你提前進入行動危... 健康 冬天減肥比夏天更容易! 盤點5個懶人必學事半功... 2020.12.30 20:00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大家都喜歡擠進薑母鴨、羊肉爐店,來替自己進補取暖,但一不小心可能會吃進過多的油脂與熱量,養出肥滋滋的「小肚腩」或「腰間肉」。冬天其實是減重的好時機雖然冬天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不過大家... 健康 泡溫泉會感染性病嗎? 專家曝「危險行為」...... 2020.12.30 20:00 在冬天最愛做的事,除了大啖火鍋,應該就屬泡湯最熱門了!台灣泡湯景點常人滿為患,除了能享受各種不同水質的滋潤,還有美麗的風景盡收眼底,無論是哪一個季節,泡起湯來都別有風情。不過,冬天泡湯仍然有一些注意事... 健康 排出血尿不會痛,卻可能是罹患這種癌 2020.12.30 20:00 蕭先生今年63歲,菸齡超過30年且沒有慢性疾病,但在一年前開始出現斷斷續續的血尿,由於不會疼痛,加上也不是每次都會出現,就沒有特別在意;但今年開始,排出血尿的頻率越來越高,小便顏色也從淡紅轉為深紅色,... 健康 英國變種病毒台灣第一例,明年起暫緩無居留證外國人... 2020.12.30 20: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之前的案792英國返台之發燒少年,其經基因比對後證實為英國變種病毒,所幸少年目前病況穩定。由於台灣出現首例新冠肺炎英國變種病毒,因此將加強邊境管制措施,將滾動式的檢討,觀察期...